在「虛擬」界上有兩老大,一個是 Vmware ,另一個是 VirtualBox。
最初我是安裝 Virtual Box,因為簡單方便快捷 (sudo apt-get install virtualbox),而且還是免費。它支援 vmware 的硬碟檔 vmdk ,若之前用 vmware 的話可輕易將 virtual machine 轉來使用。使用基本沒問題,一切正常,速度也可以,而且支援 snapshot,要試 software 的話很方便。不過它竟然不支援由 Ubuntu 直接 drag & drop 到 vm 上的桌面,這點卻非常不便。另外它也不支援 usb 介面(註),不可以將只支援 Windows 的硬件 (aka Octopus Card Reader)在 Virtual Box 上使用。
因為如此,所以轉用了同是免費的 Vmware Player (Vmware Workstation 賣很貴!)。基本功能沒變,比起 Virtual Box ,只支援自家的硬碟檔 vmdk,沒有 snapshot (Workspace 版有)。不過它支援 drap & drop,又可以用 usb,算是方便。不過,它也有不好之處:
- 若 VM 被別的視窗擋著時,一定要 click VMWare 的 toolbar 或 status bar 才能將它帶上最上,若只點擊 VM 的桌面的話,不會將視窗帶上最上層。
- 裝了 addon 是可以很方便的將 mouse pointer 由 VM 拉出來或拖進去,但只要 mouse pointer 一離開 VM,就算 VM 是 active windows,用 keyboard 打字還是沒反應的(去了 host machine 裏)。很多時心將 mouse pointer推開了去打字,結果打不到。
- 插進 USB 時,會有提示說 VM 可用那 USB,雖然有選項說下次不顯示提示,但選了後還是會出現的。經常出現提示很是麻煩。
註:VirtualBox 原來支援 USB device 的,我還是用來 VirtualBox 了
2 comments
其實virtual box係支援usb架喎;不過要set得辛苦d;set一次就ok;用到而家。
How? Teach me please.
張貼留言